行业资讯
商标咨询热线:010-62417316

伊宁:玛依拉欲注册“那拉提哈萨克馕”商标

   在伊宁市,有千千万万个来自农牧区的少数民族妇女在辛勤创业,语言的生疏、生活习惯的差异曾让她们感到彷徨和无助。但是,一路的坚持不仅让她们收获了事业,更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赞誉。玛依拉就是这样一个人。

  3月20日,记者在伊宁市丁香苑小区一家哈萨克馕店里,见到了今年38岁的哈萨克族妇女玛依拉。记者很难相信,身体单薄、容颜娇美的她仅仅用一年时间,就将这家哈萨克馕店经营到市内最大规模。馕店每天消耗300多公斤面粉,产品批发到市内各个居民小区。

  玛依拉来自新源县那拉提镇恰勒阔德村,这个村就在美丽的那拉提大草原上。玛依拉的父母善良、能干,父亲放牧,母亲每天煮奶茶、带孩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改革开放后,玛依拉家的日子越来越好。如今,她大哥马拉夫哈兹在那拉提旅游景区内担任哈萨克族庄园经理,她的3个兄弟也在景区内经营旅游业,过上了好日子。玛依拉说,现在,她最小的弟弟和父母还在那片古老美丽的草原上,放牧着50多头牛、200多只羊和150多匹旅游用马。

  2000年,玛依拉和伊犁师范学校一位美术教师相识、相恋,组成了幸福的家庭。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他们先后生的一儿一女都夭折了,按哈萨克族风俗在家相夫教子的玛依拉坚强地承受着一位母亲难以承受的一切。后来他们又生育了两个儿子,但玛依拉和丈夫也因此欠下了十几万元的债务。面对巨大的经济压力,玛依拉毅然决定出去打工还债。

  刚开始,玛依拉在小区做保洁员,每月450元的工资虽然让日子宽裕了一些,但靠这样微薄的收入还债遥遥无期。于是,她向哥哥借了17000元决定开店。

  开什么店呢?玛依拉发现伊宁市民非常喜欢吃厚、香、不容易干的哈萨克馕,各火锅店、快餐店对哈萨克馕的需求量也很大,她决定开家馕店,就到亲戚家开的馕店里学了41天的打馕技术。

  去年3月8日,玛依拉的馕店开张了。

  “那时只有我和弟媳妇加娜尔两个人,我们每天每人打25公斤面粉的馕,一个月之后增加到近70多公斤面粉。到5个月以后每人每天打100多公斤的面粉。”玛依拉笑着说。

  每天凌晨4时玛依拉就开始发面,小睡一会后,6点半再和面、生火、揉面,然后将馕坯扎眼、涂牛奶,最后托着馕坯弯腰将胳膊探入炉火通红的馕坑,将馕坯拍至炽热的馕坑内壁上。馕坑内炉温超过100℃,烘烤12—14分钟,金灿灿、热腾腾、香喷喷的烤馕便出炉了。

  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到了夜晚,玛依拉累得“像死了一样”地睡至凌晨4点,再被闹钟叫醒,又开始重复一天的打馕生活。

  在炎热的夏天,烤馕是一份非常辛苦的工作。去年夏天,玛依拉的右肋部曾被馕坑边严重烫伤,就这样她还是不敢休息,硬是坚持着继续打馕。

  玛依拉打制的哈萨克馕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市民需求日益增加。去年9月,玛依拉的馕店扩大,增加了5个人,生产量大幅度提高,每天至少要用去250公斤面粉。她的弟弟木拉提江骑着摩托车给各小区超市送馕上门。

  3月25日,记者来到玛依拉位于伊宁市中心的138平方米的电梯公寓时,玛依拉正在家里烧奶茶招待从尼勒克县农牧区来的亲朋。

  记者看到,玛依拉两个儿子的卧室内摆放着一张双人床,桌面上摆着一架电子琴、一幅还没有装裱的哈萨克族诗人十字绣画像。

  另两间卧室地面全是塌塌米式的床,占满整个房间地面,床的四周墙壁用原木刻着雕花装饰。在客厅和餐厅之间的走廊顶上,装饰着毡房形的圆天窗,天窗上安装着小灯,像夜空的星星一样。餐厅、厨房全是现代化装修,充满民族色彩和造型的特色酒具和餐具体现出主人的精致考究。

  餐桌上摆着哈萨克族油果子、酥油、馕、牛奶等,大家坐在地毯上随意地交谈着。此时,玛依拉的丈夫赛力克·努力木哈买提下班回来了。玛依拉将做好的鸡肉汤饭盛出来,大家一起品尝着美味,温情和富足弥漫在家里。

  玛依拉,这个来自大草原的普通妇女,曾经的困苦、创业的艰辛都没有打倒她,她用向日葵般的热情生活着,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出了最美丽的花朵。

  采访结束时,玛依拉说:“我要将我的馕注册为‘那拉提牌’哈萨克馕,还要继续扩大生产。今后,我还要开家哈萨克族特色产品超市。”玛依拉在思考着、酝酿着、憧憬着……

消息来源-伊犁新闻网